马亮:别让行政负担压垮青年科技人才
近日,中国科协等八部委发布《关于支持青年科技人才全面发展联合行动倡议》(以下简称《联合行动倡议》),支持青年科技人才全面发展。
《联合行动倡议》提出在6个方面支持青年科技人才,包括关心青年科技人才所思所想、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、激励青年人才脱颖而出、营造良好创新生态、强化组织建设和平台支撑、拓宽国际视野。
青年人才是科技创新的先锋和中坚力量,只有为他们营造良好创新生态,才能激发更多年轻人投身科研事业,使我国自主创新能力持续增强。之所以创新生态至关重要,就在于独木不成林。青年科技人才有苗不愁长,但是小树苗和大森林息息相关,没有大森林就没有小树苗。值得注意的是,一些单位存在大树底下不长草的青黄不接问题,还有一些单位面临大树底下好乘凉的近亲繁殖难题,都同创新生态不佳有关。
联合行动倡议特别强调,要进一步推进科研人员减负专项行动,破除“官本位”“填表式”的管理思维和模式,解决评估检查多、会议多、报销难等难题,真正让青年科技人才的主要精力投入到科技创新和研发活动。
科研管理对于科技创新是必要的,但是如果由此造成各种无谓负担,那么就需要加以改革。当前科研人员普遍面临填表、报销、开会等干扰,它们都可以归结为行政负担,即为了满足管理部门要求而不得不承受的繁重经历。
研究认为行政负担包括学习成本、合规成本和心理成本,而它们都是科研人员面临的“拦路虎”。学习成本指科研人员必须要学习掌握各类管理规定和要求,合规成本指科研人员必须跑动的部门、准备的材料、填写的表格、开具的证明等,这些负担占据科研人员过多时间和精力。心理成本则是科研人员因管理规定而承受的精神压力。
这些行政负担日积月累,成为压垮年轻科技人才的“最后一根稻草”。国外有学者就曾诙谐地将行政负担比喻为“一千个10分钟任务”,看似每个小任务都花不了多少时间,但是零零碎碎、林林总总,加在一起不仅耗费科研人员的时间,还让他们难以集中注意力。特别是在部分论资排辈的科研单位,这些行政负担层层摊派,最后往往是青年科研人员默默承担了下来。
当前,不少科研管理规定,不信任科研人员,给人处处“设防”之感。转变这种不信任的管理思维定式,建立以信任为基础的承诺制和信用制管理模式,才能营造有利于青年科研人员脱颖而出的创新生态系统。比如,财务报销改为财政包干,就彻底免除了报销环节,也有利于建立结果导向的科研评价体系。
为科研人员减负需要相关部门加强协调对接,避免政策打架和措施冲突,使科研人员无所适从。虽然国家出台了多项减负政策,但是落实情况不尽如人意,这同部门之间推诿扯皮有很大关系,需要加强跨部门统筹协调,使减负落到实处。
90后、00后的青年科技人才是互联网原住民,科研管理也需要顺应数字化转型浪潮,加快科技赋能步伐,通过引入更多的数字化手段,让数据多跑路,让科研人员少跑腿。与此同时,科研管理部门也要为科研人员配备足量称职的行政辅助人员,这有助于为他们减负,使他们有更多时间精力用于科研活动。
来源:中国青年报(点击“阅读原文”查看原文)
时间:2022年6月22日
扫码关注更多2022.06.22
●马亮:狠刹形式主义证明之风,在防疫中巩固深化“放管服”改革成果